聯系人:楊經理 18710180854 (微信同號)
聯系人:任經理 13671095788
郵箱:service@bjnanocatalyst.com
地址:北京市通州區觀音庵南街1號院1號樓22層21498
來自雪球發布于09-20 02:11
據中國氫能聯盟預計,到2025年,我國氫能產業產值將達到1萬億元;到2050年,氫氣需求量將接近6000萬噸,實現二氧化碳減排約7億噸,氫能在我國終端能源體系中占比超過10%,產業鏈年產值達到12萬億元,成為引領經濟發展的新增長極。
3月23日發改委正式發布《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(2021-2035 年)》,《規劃》明確“十四五”時期的發展目標是:燃料電池車輛保有量約5萬輛,部署建設一批加氫站,可再生能源制氫量達到10-20萬噸/年,實現二氧化碳減排100-200萬噸/年。
《規劃》指出到2030年,形成較為完備的氫能產業技術創新體系、清潔能源制氫以及供應體系,產業布局合理有序,有力支撐碳達峰目標實現。到2035年,形成氫能多元應用生態,可再生能源制氫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例明顯提升,對能源綠色轉型發展起到重要支撐作用。
國家發改委高技術司副司長王翔指出:氫能是未來國家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。既是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抓手,也為碳達峰、碳中和目標實現提供了有力支撐。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:
一是能源供給端,氫能與電能類似,長遠看,將成為未來清潔能源體系中重要的二次能源。
二是能源消費端,氫能是用能終端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的重要載體。
三是工業生產過程,氫氣是重要的清潔低碳工業原料,應用場景豐富。
圍繞能源供應、消費以及工業生產氫能產業鏈正在逐漸成長,
12萬億的氫能產業鏈條是如何分布的呢?
作者:能源內參鏈接:https://xueqiu.com/9331049986/231095979來源:雪球著作權歸作者所有。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,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。風險提示:本文所提到的觀點僅代表個人的意見,所涉及標的不作推薦,據此買賣,風險自負。